《韩非子·五蠹》有记载:“民食果蓏蜯蛤,耠伤害腹胃,民多疾病。有圣人作,钻燠取火,以化腥臊,而民悦之,使王天下,号曰燧人氏。”
35000年前,远古先民处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期,瓜果、蔬菜等食物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食用!虽然人们戏谑说:“最高端的食材往往不需要烹饪,就能吃到原始的美味。”
但是,生吃容易拉肚子啊!
这时有一个圣人从天而降,他钻出火来,让人们取暖、烧烤食物,从此,解决了人们饮食的问题,他也被人推为王者,他就是“燧人氏”。
根据东晋王嘉的《拾遗记》记载:
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,有火树名遂木,屈盘万顷。后世有圣人,游日月之外,至于其国,息此树下。有鸟类鹗,啄树则灿然出火。圣人感焉,因用小枝钻火,号燧人。
翻译过来就是:传说有一个地方叫遂明国,那里的人不知什么叫白天黑夜,不懂什么是春夏秋冬。他们的国家有一棵树,盘起来占地一万平米还大!后来,有一个圣人来到此地,在树下休息,忽然看到许多像鸮(xiāo)一样的鸟,在大树的枝叶间用嘴啄木,每啄一下,就有灿然的火光发出。于是,圣人悟出了"钻木生火"的原理,所以就试用小树枝来钻火,果然钻出火来,后人就称他为燧人氏。
自从火诞生以来,人们熟练使用并掌握火种以后,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,火带给了人们光明与温暖,火的使用,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。
不过,有利就有弊,随着人类将火当作工具使用,防火工作也就出现了。
公元前11世纪的《周礼》记载: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。
在周朝时,就已经设有司烜、司爟、 宫正三种官职,他们的主要责任就是负责全国的“火政”,这就是最早的消防部门!
在古代,不仅有火灾预防部门,也有人专门负责处理火情,在汉朝,设有执金吾,相当于今天的警察。由于此时刑警与火警没有明确的区分,无论偷盗还是着火,执金吾都必须赶赴现场。
据《通典》记载:敌若纵火焚楼堞,以粗竹长一丈,锼去节,以生薄皮合缝为袋,贮水三四石,将筒置于袋内,急缚如溅筒……令壮士三五人撮水口,急蹙之救火。
而到唐朝,繁华的长安,人口众多,消防更成了重中之重。为此,唐朝专门设立了消防组织,称为“武侯铺”。每个城门设有武侯铺的工作人员,这就是早期消防站的雏形。当时人们用竹节做运水工具,诞生了最早的防火水枪。
到了宋朝,又诞生了大量的防火工具,如水袋,水囊、唧筒、麻搭等。
到了明朝,防火工作就更加成熟了。除了专门巡逻的防火人员,五城兵马司还在北京设有112处望火楼,作为消防报警中心,日夜轮守。
皇宫当中,除了消防队和专门的救火工具外,还规定每隔7间屋就要空出一间,作为防火隔离墙,可见当时人们防火意识已经非常完善了。
到了清朝康熙年间,又设立了“机桶处”,又称“火班”,约有200人。每班15人左右,平时上班时,他们会带一面旗子和灯笼,在救火时,不同的颜色和灯笼代表着不同的意思。
1866年,上海租界组建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消防队,由60名外籍队员和40名中国人组成,但主要服务于洋人。
据考证,消防这一词最初来源于日本,光绪28年(1902年),袁世凯在北洋新军中创立了警务总局和警务学堂,还在学堂中开办了消防警察这一专业,当时袁世凯训练的消防警察,由日本人专门传授救火办法,并置办了消防车等近代消防设备。
自此,消防一词正式出现在中国历史上。
据《内政年鉴·警政篇》记载:“北平消防队之成立,始于前清光绪二十九年。初,警务学堂附设消防科,延日人为教习,挑选长警专司训练,毕业后即组成消防队。”
在袁世凯所创的消防队的基础上,历届民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消防事业,在之后的30多年间,不断研发出泡沫灭火器、消防车等,同时各省县级也开始先后创建消防队。
民国时期出版的《中国消防警察》一书曾指出:“消防官之指挥救护,应首重人命,次及财产”。
抗日战争时期,日寇对重庆实行了密集式轰炸,据不完全统计,自1938年-1943年间,重庆共遭受218次轰炸。
为了保卫重庆,重庆市建了一支由8000余人组成的消防队,当敌机来轰炸时,群众躲进防空洞,而消防警察和志愿者们则冒着炮火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救援。
当时,重庆消防的装备很差,只有两个升降梯和几个老旧消防车,水带经常被炸断,消防员们就提着水桶,利用人海战术用接力的方式,一桶一桶地提水灭火。
1940年4月,宋庆龄在重庆两路口新村时, 遭到了日本的轰炸,当时她所在的木屋瞬间被火势包围,宋庆龄被困在其中,幸亏消防队员们奋力救援,才让她幸免于难。
这件事让宋霭龄、宋美龄气愤不已,直接对外广播,向全世界控诉日本对重庆的轰炸罪行。
据记载,大轰炸期间,重庆消防出动了上千次,先后有81人因公牺牲,国民政府特意在中央公园修一座“重庆市消防人员殉职纪念碑”,以告慰烈士英灵。
碑上刻着:“消防何为,绸缪安燕。七七以还,功同抗战。从事长员,是邦之彦。以仁宅心,以智应变。见义勇为,耻居后殿。赴难争先,勋名共建。并寿河山,永垂史传。”这块纪念碑保留至今。
从民国第一次颁布消防法起,消防精神一直传承至今“逆火而行,首重人命,其次是财产。”
消防意识,从古至今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,除了在意识上的提高外,消防工具也在与时俱进,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许多专用消防设备,在古代也能找到它的影子。
古代版119报警中心——望火楼
在古代,没有即时通讯系统,当时发生火灾,只能人们口口相传等救援人的到来,当时总会有几个“博尔特”这样的人,即使你是闪电侠的前世,你也跑不过火的速度。
因此,古人就发明了“望火楼”。
望火楼怎么用呢?
简单地说:就是“站得高, 看的远”,再加以大鼓、旗子等工具,望火楼的瞭望兵只要观察到有火情,或者居民直接跑到就近的望火楼去报告,救火的人员就会通过鼓声和旗语赶来。由于观察火情工作的重要性,这份工作的工作时间是24小时制。
当时,宋朝大将狄青在家祭祖,可能是祭拜太用心,望火楼的瞭望兵远远看去,就看到狄青家有火花,以为发生了火灾,急忙上报,消防兵立即带上装备向狄青家冲去。结果发现啥事没有,就是一场误会。
古代版“消防泵”——唧筒和水铳
古代版的消防泵,最初被称为水铳,又名唧筒,原理就和现代注射器相似,将水杆裹上棉絮,用手来回拉动水杆,将低处的水吸出,然后用竹筒再将水喷出。当火势凶猛,救援人员无法靠近时,水铳就能喷出巨大的水柱,展示它的神威。
古代版“消防车”——火龙
晚清时期,上海租界第一次出现蒸汽机发力的火龙,也就是现代版的消防车,在西方蒸汽机发明之前,火龙是用马来提供动力的。
古代版“消火栓”——水缸
《洛阳记》中提到:镬受百斛,百步一置。
“镬”是大铁缸的意思,”斛”是容积(十升为一斗,十斗为一斛),也就是说,洛阳皇宫前的大铁缸储水量至少在一万升以上,如果换算重量的话,这些水至少有10吨。
在北京故宫,这样的缸随处可见,这些大水缸,每尊可以存水3000多升,到了冬天,为了防止结冰,还要给水缸进行保暖和加温。
从古代的望火楼,到水铳、火龙、水缸等消防设备,这都是古人的智慧!
说了这么多,你以为古人的防火手段只有这些了吗?事实是,为了防火,他们什么都做的出来。
殷商——砍手之刑
在36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,消防法规定:“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”。
你没看错,在殷商时期,乱倒灰烬是要剁手的!
春秋——知火不报要砍
根据《墨子·号令》记载:“慎无敢失火者,失火者斩其端,失火者以为乱者车裂;伍人不得,斩;得之除。”
春秋战国时期,不小心引起的失火要砍头,如果是故意纵火,那就是五马分尸,知情不报也得砍头!
隋唐——不救火要坐牢
根据《唐律·杂律》规定:“诸见火起,应告不告,应救不救,减失火罪二等 ”
在隋唐时期,不管你是不是消防员,只要你看见了火灾,见情不报,见火不救那是要坐牢的。
在古代,火情就已经被纳入法律之中,从火灾的救援、预防、纵火等每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。
防火建筑材料的应用
在远古时期,房屋以茅草屋为主,但到了夏朝,出现了陶瓦材料的房屋,这种材料类似于今天的屋顶瓦片,属于不可燃材料,是防火材料的雏形,由于其不可燃性,大大增加了防火性能。
陶瓦解决了屋顶材料问题,但房梁还是木材的,仍是防火中的难点,到了明朝,人们又发明了“无梁屋”,用砖石做成的拱梁代替了传统的木梁。
但由于这种房屋造价成本太高,最终并没有被普及。
居住规划和防火
人们最初属于群居,住址集中,一旦着火便不止一家一户,在1972年,陕西临潼发现了6600年前的姜寨遗址,这个遗址分为五个群组,里面有壕沟、每个沟内的房间不超过30间,屋与屋之间留有很大的空隙,这也避免了“火烧连营”的情况。
图|马头墙
除此之外,徽派建筑也是防火规划的代表,除了砖瓦的应用外,还有马头墙,当发生火灾时,马头墙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隔火作用,这也成了徽派建筑能保存如此完好的原因之一。
护城河和沟渠
除了建筑材料、护城河也是防火、防卫的重要手段,正所谓“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”讲的就是当城内失火时,人们会使用护城河中的水进行救火,因此破坏了河中鱼的生态环境。
古代人民长期与火做斗争,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方法和设备,文化,古代的消防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意义重大,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
第一:消防工作的历史沿袭,结合古代消防的设备、技术、理念,为今天的消防工作作出贡献。
第二:从古代的消防预警、救援知识、有利于我们做好今日的消防工作。古今同理,消防的重点仍是“预防为主,防消结合”,将隐患消除于未发之时。
第三:从古代消防建筑、布局对当今社会仍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!